【冷讀書】愛因斯坦有信仰嗎?〔作者︰楊孝明〕
有很多基督徒聽說愛因斯坦是有宗教信仰的,就以為他是信耶穌或猶太教的神 !於是大肆宣揚! 這當然是一個不太美麗的誤會。為何有這誤會呢?因為愛因斯坦曾在德國的卡普斯寫下〈我的世界觀〉(What I Believe)一文:「我們所能體驗到最美好的情感就是神秘。這是激發所有真正藝術和科學的基本情懷。不認識這種情感的人,不再對這世界好奇和抱持敬畏之心的人, 就好比行屍走肉,宛如一根熄滅的蠟燭。覺察到在人所能經驗的一切事物背後,還存在有超越我們心智所能理解的,而這當中的美麗和崇高只能以間接的方式傳達出來:這就是虔誠的信仰。在這層意義上,也只有在這層意義上, 我具有虔誠的宗教信仰。」
以上一段愛因斯坦的信仰告白,是來自這本書《愛因斯坦與猶太拉比》,作者是萊維拉比。有一天,萊維拉比在網路上發現愛因斯坦對人類和宇宙關係的描述:人類是我們稱為宇宙這個整體的一部分,是時間和空間有限的一部分。他經驗到他自身、他的思想和感情,將其視為與其他一切分開,這是他意識的光學錯覺,努力擺脫這種錯覺是一個真正的宗教問題。不是要滋養這錯覺而是試圖克服它,才能讓身心安頓,獲得平靜。
為甚麼愛因斯坦會寫出這些文字?原來這是一封信的內容。話說當時非常有名的馬庫斯拉比,在二戰後期,努力去營救在集中營倖存的孩子,重新幫助這些孩子復活他們的靈魂。他曾擔任猶太人大會的政治主任,他不僅為全球猶太人爭取權利,也為人類的靈魂而戰。正當這時,1949年的夏天,拉比馬庫斯的三個孩子感染到小兒麻痺症,他心愛的長子,年僅十一歲,不幸去世了!馬庫斯非常悲傷和內疚!但作為一個拉比,地位就是猶太教的教師,他還可以向誰人求助?於是,拉比向當時被認為是全世界最聰明的人愛因斯坦求助。拉比覺得孩子的死動搖了自己的存在,生命變得毫無意義,一片空虛。拉比會問愛因斯坦,因為愛因斯坦曾寫過一篇〈我眼中的世界〉(The World As I See It):「我無法理解人在他的身體死亡後能夠存活下來……這觀念是為了迎合虛弱靈魂的恐懼,或荒謬的自我主義。」拉比看到這一段,便問,「難道孩子就只能永遠與灰塵結合在一起,在他內部沒有任何東西能突破墳墓,超越死亡的力量?」於是,愛因斯坦便答了,人類和宇宙是沒有分離的!
這本書的作者萊維拉比,用了三年時間, 尋找很多當年納粹倖存者,希望找到馬庫斯拉比的信。在過程中,萊維拉比自己也經歷了癌症。而且,萊維拉比青年時,父親遭劫殺,在青年時充滿悲傷,以及經歷到了父親特殊的同在。最後要提的,萊維拉比是一位女性,原來猶太教女性也可以當拉比, 似乎比天主教更開放。
·本專欄與「靈火讀書」專欄輪流刊登
愛因斯坦與猶太拉比EINSTEIN And The RABBI
出版 時報出版 / 作者 Naomi Levy / 譯者 王惟芬 / 出版日期 2019年8月 / 定價 160 / ISBN 978-957-13-7864-0
楊孝明,塔冷通心靈書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