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議同行】理解《最終文件》的精神(六)〔作者︰鄭小慧〕

期數
4234期
刊登日期
2025.04.11
作者
鄭小慧
主曆
2025年04月13日 基督苦難主日(聖枝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共議同行《最終文件》(下稱文件)第一部分的第四分題提出「合一就是和諧」的創新觀點。共議同行的核心在於「關係」的建立。《文件》強調,人本質上是關係性的存在,唯有透過與他人、與天主的生命連結,方能達致真正的成熟。這一洞見在個人主義盛行的現代社會中,顯得格外珍貴。共議性的教會應當以彼此相愛的團體生活具體展現這種關係性,特別是在接納差異的過程中,活出「合一就是和諧」的真諦。

家庭是這種多元共融的典範體現。梵二大公會議將家庭稱為「家庭教會」,因為它是學習愛、信任與寬恕的首要場所。即使在面對破碎與痛苦時, 家庭仍能培育平等尊嚴與互惠共融。家庭成員在這裡學習以愛為基礎的共同分辨、責任分擔的團體生活,以及在差異中建立和諧關係的能力。這種家庭經驗,正是教會共議同行的微觀基礎。

在更廣的層面上,教會本身就是多元合一的最佳見證。基督徒團體由不同年齡、聖召、性別和背景的成員組成,這種多樣性體現在三個層面:在個人層面,每個人都帶著獨特的生命經驗與神恩;在團體層面,各地方教會發展出獨特的禮儀、紀律和靈修傳統;在普世層面,則呈現出豐富的文化表達與神學觀點。這種多元性不是分裂的根源,而是共融的契機。

然而,在實踐共議同行的過程中,教會仍面臨諸多挑戰。女性參與決策的機會仍然不足,邊緣群體如貧困者、移民的聲音經常被忽視,不同世代、文化背景間的溝通障礙也時有發生。這些現實問題提醒我們,真正的共議同行需要更多的努力與轉化。

為此,《文件》特別強調三個實踐重點:首先擴大參與,讓所有領洗者都能根據其恩賜參與教會使命;其次重視地方教會的獨特經驗;最後優先聆聽被忽略者的聲音。這些具體建議為教會的更新提供了明確方向。

共議精神要求我們以更開放的態度面對多元。在教會內部,我們要像交響樂團一樣,讓不同神恩與職務和諧配合;在基督徒合一運動中,要深化與其他宗派的對話合作;在宗教交談方面,則要與不同信仰傳統建立友好關係。這種開放不是放棄真理,而是在愛德中見證真理。

這種開放的態度,正是回應聖神的召叫。正如《文件》所指,唯有在多元中實現和諧,於差異中活出合一,教會才能真正成為「和諧中的合一」的見證,並在當代世界履行其使命。這不僅是《最終文件》的深刻洞見,更是每個基督徒在共議同行道路上需要持續實踐的生活態度。它是一個具體的生活邀請,呼籲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活出這份共融的精神。

.逢第二、四主日刊出

鄭小慧,世界主教代表會議成員。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