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道 ‧ 自在】零工經濟

期數
4238期
刊登日期
2025.05.09
主曆
2025年05月11日 復活期第四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工道自在近年來,「零工經濟」或「零工合約」的興起對少數族裔就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零工經濟」可能為少數族裔工人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例如工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工作, 尤其適合那些有家庭照顧責任或其他限制的人士。而且相較於傳統的全職工作,零工經濟的門檻較低,令工人較容易找到工作。可是, 「零工經濟」也帶來了一系列挑戰。部分少數族裔人士可能因語言障礙或缺乏技能,而被迫從事零工,導致收入不穩定、缺乏保障等問題。

為了幫助少數族裔人士提升競爭力,有勞工中心便提供了一些技能培訓課程,讓他們接受職業訓練。另外中心亦組織小團體,讓少數族裔工人互相陪伴與鼓勵,並凝聚一起合力發揮所長。其中有一位尼泊爾裔的家庭主婦Mia (化名),曾參加勞工中心的婦女MGT手工組(Mommies Got Talent),手工組幫助她求職之外,也從中發現其他可能性。Mia育有一子一女,雖然中文說得不太好,但英語說得很流利,當然母語也說得很好。她很喜歡美甲, 自己會從網上影片學習不同技巧,也會嘗試不同的美甲款式。她曾到僱員再培訓局完成了美甲課程,並獲發證書。

雖然已有充足的培訓,不過Mia在投入現實職場時,卻遇上不少限制。由於當時Mia的小女兒剛升上小學一年級,仍非常依賴她的照顧,Mia在尋找美甲員的工作時,便很難協調工作和照顧孩子的時間,因為美甲店通常最繁忙的時間,就是小女兒放學或假期時。縱使僱主很欣賞她的美甲技巧,奈何Mia很難取捨工作和家庭兩方面的需要,最終被迫放棄這工作。

幸好,在了解過她的實際情況後,勞工中心同工便介紹Mia加入了「手工組」,當中的組員都是油麻地區內的婦女,大多都因為照顧子女,而未能全情投身職場。

Mia加入「手工組」後,便與其他婦女一起製作手工藝品,她更善用其良好的溝通和組織能力,與其他組員一起舉辦手作市集,售賣他們的工藝品,善用餘暇獲取收入。

期間她仍繼續尋找工作機會,最後在社福機構中覓得了兼職導師的工作,教授美甲興趣班,而她亦成為了機構與區內居民溝通的橋樑。除了授課,她亦協助中心推廣服務,並參與其中,例如教尼泊爾同鄉使用傳譯服務、探訪清潔工友、擔任社區導賞員等。

勞工牧民中心希望透過這些服務,讓弱勢勞工發揮所長,並讓其他人能看見他們的獨特才華和能力。其實,只需要創建合適的平台, 並作適當的鼓勵,少數族裔婦女也能發展其事業,並受僱主的青睞。

「零工經濟」雖然為勞動市場提供了彈性工時的可能性,但僱員的收入較不穩定,又缺乏傳統僱員所享有的福利保障,而少數族裔工人可能在「零工經濟」中面臨更多的歧視,例如獲得較低的報酬等;而且因「零工經濟」的快速變動性,可能導致工人難以獲得僱主的持續技能培訓,限制了他們的職業發展。

因此,政府應考慮制定相關政策,為「零工」工人提供適切的勞工保障,而且應特別為少數族裔工人提供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幫助他們提升競爭力,並且應大力支持他們發展社區網絡,為少數族裔工人提供就業諮詢、法律援助等服務。

零工經濟為少數族裔工人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但也帶來了不少挑戰。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應共同努力,為少數族裔工人創造更公 平、更穩定的工作環境。


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