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樞機懷緬教宗方濟各 分辨聖神指引選舉教宗
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於4 月底接受耶穌會網上雜誌《美國》(America)駐梵蒂岡記者奧康奈爾(Gerard O’Connell ) 專訪,懷緬教宗方濟各的遺風,並暢談他參與選舉教宗會議的反思。
樞機團於5月7日在梵蒂岡西斯汀聖堂召開會議,選舉新教宗。教宗方濟各於4月21日安息主懷,周樞機難過不已,而香港天主教徒「同樣深感難過」, 「大家最初難以置信,惟消息廣傳後,紛紛表達了深深的悲痛和懷念。我自己也非常想念他。」「中國內地很多天主教徒同樣表示悲痛。」
被問及對先教宗12年牧職的看法時,周樞機表示:「方濟各影響整個世界,不只是香港或中國內地─ 這裡達成了有關主教任命的臨時協議。」他補充道:「方濟各確實改變了整個教會的面貌。許多人視教會為一個機構,少有聯繫甚至疏遠教會⋯⋯然而,方濟各改變一切,令教會變得更有人情味,並跟世界上各個群體更緊密地聯繫起來,包括非天主教徒和其他宗教的信徒。他時常強調,教會需要包容,正如他在里斯本普世青年節上所言:『教會是屬於所有人的,所有人,所有人。』這至關重要。 」
周樞機參與了教宗的安所彌撒,他表示,教宗方濟各最令他折服之處,是重視天主的慈悲幅度和福音的喜樂,形成了其牧職的風格,並感動了眾人的心靈,「很多人因此才如斯懷念方濟各。他透過這種方式觸碰了人們的生活。很多人告訴我,教宗─人民的教宗的慈悲精神,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續道,「教宗方濟各強調慈悲和喜樂,為我們鋪設了未來的路徑。」
延續共議同行
周樞機參與了世界主教代表大會於2023 年10月和2024年10月舉行的兩次會期,他認為共議同行對亞洲教會帶來了最深遠的影響,「因為亞洲文化非常重視社區和家庭, 所以這深深觸動了我們。共議同行承載了這些價值觀,故此我們非常受落。」
教宗方濟各指「共議同行是亞洲和各地教會的未來」,周樞機深表認同。他承認「並非所有人皆認同共議同行,眾人對共議同行的理解亦不盡相同,這就是現實。整體而言, 參與世界主教代表大會的人─ 或許並非所有人,皆希望有一個共議同行的教會。」
他表示,前路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選舉教宗會議的結果,他希望在下一任教宗的領導下,教會「將繼續推展共議同行,我們亦將會繼續辨別。共議同行並非一成不變,它仍在發展當中。我們需要繼續分辨,教會應如何在實踐共議同行教會的進程中邁步向前。」
他坦言,「部分人仍然認為分辨有點虛無縹緲,模棱兩可,皆因他們仍未習慣這樣做,這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強調:「共議同行當然不等於教會民主化,惟也有人對此感到擔憂。他們依然不理解,以為我們正在擺脫聖統制。事實並非如此。他們需要親身體驗後,才會信服。」
「我們仍需要學習以同理心、本著尊重和深入地彼此聆聽,才能明辨,繼而攜手合作。我深信我們被召喚向當今世界見證及分享這份恩寵。」
共議同行指引亞洲教會
23名來自亞洲的樞機參與這次選舉教宗會議,人數是歷屆之冠,周樞機表示:「這是教宗方濟各深思熟慮的決定。」然而,他提醒人們,不要以為所有亞裔樞機的想法一致, 「亞洲文化不只一種,亞洲思想亦然,惟我們擁有一些共同的價值觀,例如和諧、團結和共議同行精神;我們亦懂得分辨和靈修交談。這些都是我們重視的價值觀,促進在多元中合一。」
有指方濟各的教宗任期導致教會分化,教會刻下需要團結,然而,周樞機對此不敢苟同,並指出從前幾任教宗的任期內,教會亦曾存在分化現象。「無論是誰擔任教宗,教會仍需要團結起來。」
另有意見批評方濟各有關教會祝福「同性結合」的文件《懇求的信心》(Fiducia Supplicans ),周樞機表示:「很多人並沒有讀過這份文件就批評它。當人們認真閱讀這份文件時,便會清楚明白,我們並沒有祝福『同性結合』,而是祝福他們兩個人。」
當談到教廷與中國內地在教宗方濟各的任期內,就任命主教而達成的臨時協議時,周樞機表示:「刻下至少有了協議,雙方需要定期舉行正式會議去討論進展。故此,雙方也會有一些對話的議題。」他明白到,「有些天主教徒不喜歡這項協議,但我同時理解到,他們希望教會和中國能夠增進了解,建立更好的關係。互相對抗並非好事,這為香港亦然。我們知道教宗方濟各是一位橋樑建設者,他希望能夠繼續建設這種橋樑。」
在聖神助佑下選舉教宗
談到選舉教宗會議,周樞機表示,「人們對選舉教宗會議各有不同的理解,他們會說:『聖神不會選擇。聖神只給我們自由和空間去回應,繼而抉擇。』然而,我深信如果我們要運用分辨的能力,就必須回歸到自己的內心、聖神在我們心中的指引。因為聖神在那裡跟我們溝通,祂會給我們某種傾向⋯⋯(建議)這個更好,那個更合適⋯⋯ 我不敢說自己能肯定一切,但在辨別時我確有這樣的感受。當我們要(作出)某個選擇而放棄另一項選擇時, 便會擁有更深的平安和肯定。然而,這並非易事,因為我必須考慮各種因素,這不能單憑對人的良好印象。 」
他於採訪結束時透露,自己不太擔心會當選,「我說自己的安全系數很高」,「我不會說意大利語,而且我是耶穌會士。」
• 本文經刪減,全文見耶穌會《美國》雜誌 | ![]() |
圖:OSV新聞網、香港教區、亞協(F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