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言中學環保校舍揭幕

刊登日期
2012.03.23

(本報訊)聖言中學本學年遷入位於新清水灣道的新校舍,於三月一日舉行開幕禮暨祝聖新校舍儀式,湯漢樞機為該校的聖言福傳堂祝聖,並把聖言會兩位聖人的聖髑長留於小堂。

新校開幕禮前,在校內的聖言福傳堂舉行祝福禮感恩祭,由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禮,聖言會大中華區會長柏殿宏神父(Frank Budenholzer)以及十多位聖言會神父共祭。



封存聖楊生聖福若瑟聖髑

湯漢樞機講道時,向學生分享他成長期對人生觀的影響:他兒時遇上戰爭而經常逃難,自小明白生命以及基本需要的重要;戰爭結束後他有機會上學,開始追求不同的知識;由於就讀天主教學校,他學習到愛人如己的天主教道理。後來他接觸聖經,並時常祈禱,認為需要進一步尋找並認識上主。

湯牧向學生說:「你們很幸運,能在設備完善的新校舍上學,求取知識。更有福的是校內設有小堂,讓你們時時也可親近天主。」他鼓勵師生平日多到聖堂祈禱,以滋養心靈。

講道後舉行祝聖新祭台,由張興灝神父呈上聖言會會祖聖楊生,以及首位來華傳教士聖福若瑟的聖髑,由湯樞機把聖髑封存於祭台下。



開幕禮具環保意識

彌撒後隨即舉行開幕禮,由湯漢樞機及環境局副局長潘潔主持開幕。席間,聖言會區會長柏殿宏神父感謝過去在聖言學校服務的傳教士,他們把福音的精神帶給學生。

環境局副局長潘潔致辭時表示,現今環境問題愈趨嚴重,透過教育讓下一代重視保護環境,養成節能習慣。她說:「現時氣溫上升導致海洋水位上升,以及極端的氣候變化等問題……減少能源使用是首要任務。」她相信該校以現有的硬件及軟件配套,能培育學生有更清晰的環保意識。

是次典禮所用的橫額、贈予嘉賓的感謝狀等物品,均以投影機及電子證書形式替代;把節省紀念品以及襟花的開支,捐予公益金。另外,典禮後舉行的茶會,則以可循環使用的器皿盛載食物。有份參與該校設計項目的建築師何文玉典禮後稱,由設計直至興建約用上四年時間,除了加入不同的環保裝置外,亦選擇可循環再用的物料興建,「須留意校舍不同風向,設計出多個通風的地方;在西面裝上隔熱玻璃,也可減少能源消耗。」

該校獲政府撥款約二億五千萬港元,建成環保示範學校,於去年九月開始使用;透過裝置不同的節能及環保設施,為學校節省能源,並配合教學向學生灌輸環保概念。(高)





善用新校舍空間
發展烹飪與園藝班



(本報訊)聖言中學新校舍落成後,為培育學生全面發展,加設不同學習元素,例如新設烹飪學會;亦由於校舍面積比以往大,學生可參與耕作,共同美化校園。

位於新清水灣道的聖言中學屬傳統英中男校,該校校長郭弼二月廿九日稱,興建新校舍時,特意加建家政室,讓男孩子亦有機會學習處理家務,「外界常批評現今的學生為『港孩』,連簡單的家務亦不懂,學校於是開設烹飪班,以補這方面的不足,期望學生全面成長。」

郭弼指出,本學年起,學校於課外活動中加設烹飪班(上圖),由對煮食感興趣的教師教授烹調技巧,教導學生基本的自理能力。他稱,若效果理想,會在下學年將烹飪班定為必修的課外課程,除教授煮食外,亦會為學生講解一般的家務如熨衫、料理家居的技巧。

烹飪學會負責老師王鳳儀本身對甜品製作很感興趣,她同日稱,學會成立不足半年,已有一百三十名學生參與,不少男生對煮食感興趣,「學生當看到自已的製成品感到滿足,還把食品與家人分享。」

王鳳儀稱,不少學生對家務知識甚為缺乏,「做蛋糕時,有學生不小心把蛋殼掉進蛋液內,很多更是首次煮食。」她稱,若有學生或其他老師專長製作某些食品,學會會邀請他們教授及分享心得。

此外,新校舍佔地七千平方米,比舊校舍的四千平方米大很多,學校除繼續發展過去成立的園藝學會外,更闢出地方讓學生耕種(下圖)。校長郭弼稱,此舉除帶出環保信息外,亦有美化校園環境的作用,「在外國不少人會以花藝美化環境,學生透過這些園藝活動能提升這方面的概念。」

園藝學會負責老師麥頌寶二月廿九日說:「以往地方所限,只能在隱蔽的位置作小型耕作,難以看見學生的作品,現在地方多了,種植的種類亦增多。」她稱,期望學生透過耕作會喜歡簡樸的生活,少重視物質;參加學生當中,有些更會主動查閱植物的資料以作深入了解。

園藝學會成員、中五生董翔亮與蕭澤平,去年曾經合力移植木瓜樹,可惜後來因園藝公司進行其他工程令木瓜樹壞死,為此董翔亮感到很可惜,他說:「會繼續悉心照顧另一棵較幼嫩的木瓜樹,等待它成長。」他三月一日稱,現時校舍地方寬敞,可種植更多植物,儘管要花上時間打理,但也感到開心。
本學年才加入園藝學會的蕭澤平則說:「首次學習打理植物,看到它慢慢地成長,很有成功感,另外能與同學一起栽種很快樂。」(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