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夥拍辦學團體

刊登日期
2012.10.26

(本報訊)香港教育學院「香港教育博物館」展出天主教等四個辦學團體的文物及圖片予公眾參觀,見證宗教和華人慈善團體在教育工作的使命。

教育學院獲四個合作夥伴辦學團體包括天主教香港教區、聖公宗(香港)小學監理委員會、中華基督教香港區會及東華三院借出逾六十件文物、逾二百幅圖片、文憲及視聽紀錄,在教院大埔校園的博物館展出至明年十月六日,題為「辦學傳承:教院夥伴辦學團體歷史珍藏聯展」。

展覽十月十一日的開幕典禮上,由教院署理校長鄭燕祥教授和四個辦學團體代表主禮,部份辦學團體屬校師生亦有出席。

天主教教育事務處教育事務主教代表黃若嫻修女致辭稱,文物見證教育工作者服務學生的感人故事,她說好些傳教士犧牲生活條件以幫助匱乏的學生,這些「愛的教育、愛的芳表,比知識傳遞更有影響力」。她鼓勵教育工作回顧先行者芳表,從而反思及更新自己。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學務總監余煊博士稱,展品反映這些辦學團體服務香港已逾百年歷史,現由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管理的英華書院一八四三年由馬六甲遷校到港,傳教士亦相繼在港建設學校服務青年。

聖公宗(香港)小學監理委員會總幹事謝振強稱,他們妥善保存了許多聖公會學校的文物,當中裝載了學子努力學習的故事。

東華三院主席兼名譽校監陳文綺慧稱,早期香港不少教育工作都由華人慈善團體和宗教團體所負起,她說東華三院學校則向青年傳遞儒家和傳統文化思想價值。

天主教學校的展品反映教區、修會及明愛的辦學歷史,這些學校文件、公教學校紀念特刊、聖物及複製品當中,歷史最悠久的是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意大利修院學校學生的一九一二至一三年度成績表,這也是嘉諾撒聖心書院現存唯一的複印本;天主教西貢天主堂(現稱聖心堂)的模型亦見證堂區早於一八六七年開設私塾,由秀才教導村民子弟,它亦是崇真學校前身。

教院副校長(學術)李子建教授同日對本報說,昔日香港社會條件不佳,辦學團體在艱苦中眾志成城服務學子。他期望以這展覽作起步點,日後展出更多辦學團體的文物。

參禮者、聖馬太小學第十一屆舊生申龐得玲博士的成績表也是聖公會展品之一,她對本報說,昔日校舍狹小,部份年級要一起上課,但無礙教學和校園氣氛。(鄧)


展覽內容見「香港教育博物館」網頁:
http://www.museum.ied.edu.hk

 


 

四辦學團體服務香江


教院是次展覽所介紹的四個辦學團體一直為香港教育作貢獻,更於戰後、百廢待興之際回應社會及各階層青少年的需要:
 

香港聖公會

聖公會一八四三年開辦聖保羅書院,五一年正式創校;第一所小學白思德紀念學校於一八七六年創辦(現聖馬太小學)。聖公會六十、七十年代兼發展中小學教育,也回應社會對技術人才的需要,目前有三十二間中學及六十二間小學,以及多間幼稚園。
 

天主教香港教區

天主教會一八四三年在香港開辦了第一所男童學校,其後多個修會來港設校;戰後教育工作漸趨多元化,例如善牧會開設院舍和學校照顧有特別困難的青少女。目前香港約有二百六十間由教區、修會、明愛及其他天主教團體開辦的大專院校、中、小、幼及特殊學校。
 

東華三院

東華醫院一八七O年成立後,一八八O年在上環文武廟成立第一所義學;一九三一年與廣華醫院及東華東院合併成為東華三院。戰後東華恢復義學及開辦小學。目前有中學十八間、小學十三間、幼稚園十五間、特殊學校兩間及教育心理服務中心一間。

中華基督教香港區會

區會於一九五四成立,轄下分為直屬學校及有關學校,其中有關學校由不同差會及傳教士開辦。區會一九六○年代開辦小學,六三年開辦第一所直屬中學何福堂書院。至去年區會及堂會有中、小、幼、夜校及特殊學校八十五所。
 


(資料取自香港教育學院及辦學團體╱屬校網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