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鏡波學校創校六十年

刊登日期
2013.02.22

(本報訊)由慈幼會創辦的鄧鏡波學校一月三十一日(會祖鮑思高神父瞻禮),舉行創校六十周年感恩祭。

感恩祭由該校校友、教廷萬民福音傳播部秘書長韓大輝總主教主禮,並由另一校友、現於外蒙古傳教的梁幹潮神父,以及鄧鏡波學校會院院長孔智剛神父等共祭。

韓大輝總主教講道時,分享他昔日在母校接受信仰和教育的經驗,並教導學弟要感恩。他又以在擔任慈幼會中華會省省會長時,經常引用的格言「青年為寶、福音為鑑、學校為家、喜樂為懷」勉勵同學。

韓總主教又為鄧鏡波學校帶來教宗的祝福,並在感恩祭中為各人的信德向天主祈求。

從教育中給予關懷

鄧鏡波學校六十年來本著校訓「立己立人」 的精神,延續鮑思高神父提倡的「預防教育法」的辦學使命;學校亦配合時代變遷,提升學生的品格。

新高中學制推出後,該校設計出「生活學習科」課程,以配合學生必修的「其他學習經歷」;該校副校長程兆海一月二十八日表示,課程涵蓋了「其他學習經歷」中的三個範疇,包括藝術發展、社會服務,以及與工作有關的經驗。

程兆海解釋,學術以外,學生也要在其他方面均衡發展,「世界瞬息萬變,學生須具備世界視野,才能及早適應社會,所開設的生活學習科,讓學生在課堂上先探討社會及生活題材,然後再往外體驗,成果更為有效。」

為培育學生愛護動物及生命,該校曾與愛護動物協會合作,安排中四生前往參觀;此外,為讓中五生認識失明人士的需要,便帶領學生參與社會企業「黑暗中對話」的體驗。程兆海說:「親身體驗能觸動心靈,有反思自己及擴闊眼界的作用。」

該校每年要求中四及中五生參與校內籌款,邀請全校學生捐獻予指定的民間團體,「中四生由校方指定團體,中五生則自行訂定,既要考慮受助團體的需要,亦要把信息向全校學生傳達。」程兆海說。

鄧鏡波學校校長李錦鴻形容,每年的籌款日帶起全校關懷鄰人的氣氛,儘管學生捐獻有限,但已將服務精神傳揚開去。

李表示,學校一直有培養學生施予之心,校內多個獎學金,就是為了支援清貧學生的需要。

他指出,半世紀前香港社會並不富庶,有些學生連吃飯也成問題,慈幼會士便為他們準備膳食;早年學校設寄宿服務,好些家長為減輕生活負擔,便送兒子寄宿,舊生很感謝昔日校方的照顧。

談到學校的轉變,李錦鴻指出,辦學初期共分三個學部,分別為培養學生手藝、畢業後可投身社會的職業部;傳統文法中學中文部及英文部。至六十年代末,社會逐步發展,職業部發展為培訓學生成為專業人士的工業教育,先後有木工、金工、電工等行業,培訓學生日後成為不同專業的工程師職銜。

八十年代末,學校轉為文法中學,但仍保留昔日工業教育的「設計與科技」科,由傳統的人手繪圖,轉為以電腦繪圖;二〇〇九年起,新高中課程設有「設計與應用科技」及「資訊及通訊科技」,並興建設計與應用科技研習中心,設置相關的繪圖軟件、鐳射切割機等器材,延續學校曾辦工業教育的特色。

舊生感恩母校照顧

為紀念建校六十年,學校於去年七月中至八月尾,安排六十四名學生及三名教師,細聽六十位舊生當年的在學往事,並於本年一月出版《家•感恩》一書。 書本製作及印刷費用由舊生及恩人捐獻。

《家•感恩》主編、中文科科主任梁茂材表示,舊生的分享有如拼圖般,把學校過去的點滴展現出來,「與學生一起採訪,聽盡舊生的故事後,發現一個共通點:他們都很感恩得到教師及神長的關心。」

他表示,書本以《家•感恩》為題,當中不乏舊生畢業後回饋母校的故事,「當年有舊生窮得沒錢交學費,神長便幫他們支付;每天下午神父會在操場(現時的學校禮堂)派『豬仔包』、牛奶,舊生對此均念念不忘,認為是天主、聖母安排他們進入這間學校,讓他們得以走上正確的路。」

中三生丁智健有分參與該書製作,他說,「舊生仔細道出對學校的感受,讓我對學校的貢獻有深入了解,最喜歡聽的是有關學生對學校『禁地』的故事,感覺很有趣。」他期望三十年後,能有機會與學弟分享他的成就。

學生黃裕森中四起修讀設計與應用科技,立志將來成為設計師或建築師,「試過用木材嵌船和家具,亦嘗試過製作磁力發電風扇,成功後有很大的滿足感。」他認為該科甚具互動性,同學間經常互相討論,加強彼此溝通。(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