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廣場】一段未完的閉幕講辭
刊登日期
2013.07.12
作者
陳美芬
古詩有言「七月七日長生殿」,那麽今年的六月六日便是明愛樂進、樂群學校中度智障學童,在元朗劇院的匯演時。今年的主題是「生之歌」,感謝九龍華仁書院的學生設計是次場刊,也感謝明愛馬鞍山中學的同學,及我們的家長一起演出。
我以「低而不不不不不不俗喜劇」來形容同學當天的表演。當天時間有限制,未能詳解,現將這段未完的閉幕講辭再闡述。
「低」
同學雖是中度智障,但他們的能力差異也大。基於一個也不能少的信念,我們讓每一位同學都有演出機會,這對能力較「低」的更是需要。能力高、表現佳的當然值得稱讚;但能力較「低」的,他們只要在舞台上能做到往來走直線,而不用老師牽手,或只是按劇情坐着和做出不同的表情,已是精彩的演出,亦更應得到觀眾的掌聲——因為,這一切都是由沒有語言能力、卻常不停彈跳的同學所出努力的成果。
「不不不不不不俗」=好
「好」是得來不易的。有賴彼此心力的融合、發揮和昇華,包括:
家長願意投入子女的學習
學前教育的訓練
現校老師的悉心引導
公眾的認同與協助
學生的努力和上進(最可貴的)
「喜劇」
喜劇使人開心。我們學生當天的演出確使大家開心和高興。他們所做的不是殿堂級的演出,但他們願意努力嘗試和投入演練,確是贏取眾人讚賞。所有劇目都有不同角色,不同表演者有不一樣的演繹,不同的觀眾也有不一樣喜愛的片段。這正是編劇之難,但我們不因難而不為。我們會繼續共同努力,為學生創作更多劇目和角色,帶來正能量和無盡的成長喜劇,豐富他們的生活和生命。
• 作者為明愛樂群學校校長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