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聞‧連結

Pope LEO _500
2025.05.09
Pope Leo XIV 教宗良十四世 第267任教宗
美國籍的雷普沃斯特樞機(Robert Prevost)當選為第267任教宗,名號為良十四世。133位樞機從5月7日週三開始,聚集在西斯汀聖堂舉行選舉教宗會議,經過4輪選舉,白煙於5月8日晚上6時07分(羅馬時間)從西斯汀聖堂煙囪升起,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逾萬信眾踴躍歡騰,迎接新任教宗。 良十四世教宗走到陽台向眾人致意,並頒賜他的第一個宗座降福——降福羅馬城和全世界。 新教宗良十四世於1955年9月在美國伊利諾伊州出生,晉鐸後服務秘魯多年,曾任奧斯定會總會長。2023年1月底,他蒙教宗方濟各召叫,前來羅馬擔任聖座主教部部長,同年9月獲擢升為樞機。 普雷沃斯特於1977年加入奧斯定會,1981年8月矢發終身願。他在芝加哥天主教聯合神學院取得神學文憑。晉鐸前,普雷沃斯特在羅馬宗座聖多瑪斯大學修讀教會法,並在1982年6月晉鐸。他於1984年獲得碩士學位後,奉派往秘魯皮烏拉(Piura)的丘盧卡納斯(Chulucanas)服務。 他於1987年取得博士學位,隔年被派往特魯希略(Trujillo)服務。1999年,普雷沃斯特當選芝加哥省會的省會長。兩年半後,他被選為奧斯定會總會長,2007年連任。 普雷沃斯特於2013年10月回到他的修會省區芝加哥。教宗方濟各於2014年11月3日任命他為秘魯奇克拉約教區(Chiclayo)的宗座署理,並任命他為主教。自2015年9月26日,他被任命為奇克拉約教區的主教。教宗方濟各於2019年任命他為聖座聖職部成員,並在2020年任命他為聖座主教部成員。 文、圖:梵蒂岡新聞網、OSV/CNS新聞網
詳細內容
特02_500
2025.05.07
周樞機懷緬教宗方濟各 分辨聖神指引選舉教宗
詳細內容
front page500
2025.05.02
永遠懷念 教宗方濟各 Pope Francis 1936-2025
詳細內容
kkp  2025  04 13  主教公署 banner
2025.04.03
【2025.04.03】香港教區主教公署 秘書長辦公處通告
  香港教區主教公署 秘書長辦公處通告   致 : 全體堂區主任司鐸 為緬甸地震災民募捐   緬甸於3月28日發生7.7級強烈地震,大量建築物倒塌及設施損毀,造成超過數千名居民傷亡,至今仍有大量災民等待援助。為對災民及救援人員表達關懷,周守仁樞機呼籲信友特為他們祈禱。作為緊急賑災行動,各堂區應於本年四月六日(主日),在各台彌撒中作第二次募捐。請以「香港明愛」抬頭的支票(背面註明:「為緬甸地震災民募捐」,把善款寄交香港堅道2號明愛大廈407室香港明愛財務辦公室。 其他捐款者可採用以下方式把善款交給「香港明愛」:  一、劃線支票處理方式一如上述堂區採用的方式。 二、銀行直接存款 善款直接存入以下其中一個銀行賬號: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  072-721-010001-606[戶口名稱: Caritas - Hong Kong (Special Donations)]   2. 滙豐銀行  004-502-476914-001    [戶口名稱: Caritas - Hong Kong (Emergency) Account] ****** 捐款者如需收據,請於支票或入數紙背面寫上姓名、郵寄地址或電郵地址,寄交上述「香港明愛」財務部。 三、網上捐款       請登入「香港明愛」網頁:       https://www.caritas.org.hk/zh/e_donation,以「為緬甸地震災民募捐」作為捐款的受惠對象。   ***全部善款將經「香港明愛」轉交「國際明愛」,再經後者轉交災區。***   秘書長 李亮 司鐸 二◯二五年四月三日 (請張貼在堂區佈告板)
詳細內容
為緬甸地震災民募捐
2025.04.02
為緬甸地震災民募捐
緬甸於3月28日發生7.7級強烈地震,大量建築物倒塌及設施損毀,造成超過數千名居民傷亡,至今仍有無數災民等待援助。為表達關懷,周守仁樞機呼籲信友特為災民及救援人員祈禱,及呼籲大眾伸出援手,慷慨解囊,以助災民渡過困境。善長可透過以下途徑捐款︰ 1. 劃線支票支票抬頭:香港明愛郵寄地址:香港堅道2號明愛大廈407室財務辦公室(請在信封面 / 支票背面寫上「為緬甸地震災民募捐」) 2. 銀行直接存款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 072-721-010001-606[戶口名稱: Caritas - Hong Kong (Special Donations)] 滙豐銀行 004-502-476914-001[戶口名稱: Caritas - Hong Kong (Emergency) Account] 3. 網上捐款網站:https://www.caritas.org.hk/zh/e_donation受惠對象:為緬甸地震災民募捐*請提供閣下地址/電郵地址,以作發出收據之用。 謹代表緬甸災民,感謝大家的關愛行動。 考慮到緬甸目前的狀況,香港明愛將與國際明愛緊密合作,確保每一分善款都用得其所,幫助緬甸災民走出困境。 (圖:OSV新聞網)
詳細內容
01_500
2025.03.03
周守仁樞機訪上海教區 走過對話與共融的橋樑
(本報訊)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二月底聯同教區代表團訪問上海教區,並與上海主教沈斌在佘山聖母大殿奉獻感恩祭,一起為教宗的健康祈禱。 感恩祭於2月25日、行程第二天舉行,由沈主教主祭,周樞機、訪問團成員夏志誠輔理主教和蔡惠民副主教共祭,香港天主教教友總會神師鄭德烈執事襄禮,教友總會會長覃志敏姊妹讀經。抵達大殿時,滬港兩位主教先帶領參禮者誦唸「向佘山聖母誦」。 「這是很特別的經驗,我很感動。在祈禱的時候我哭了起來。」周樞機續說:「這是中國教會特別神聖的地方。我與沈斌主教在這裡一起為教宗祈禱。」 為期五天的訪問行程於2月24日展開,首天到訪徐家滙聖依納爵主教座堂,訪問團先在座堂內一起祈禱,然後參觀教堂,再探訪主教府和光啟社,並與沈主教和市內天主教團體負責人舉行座談會。 第二天佘山的感恩祭後,訪問團參觀了佘山修院;第三天則訪問了唐鎮天主堂,此堂建於1898年,是上海教區內繼佘山聖母大殿之後每年五月(聖母月)的第二個天主教朝聖地,本年禧年內亦是教區內的朝聖聖堂。 期盼加強各方面交流 周樞機總結行程時,表示為這次旅程而感恩,「體會到上海教區很欣賞和認同我們來訪,期待著他們日後回訪香港教區。」在這次行程中,他留意內地教會常有唸經和禮儀,但可能較少靈修活動,他指出靈修是天主教的瑰寶,看看日後能否在這方面多交流。 他亦留意到上海教區內,教會與愛國會、政府部門之間維持著一定的關係。「在香港,我們也要有開放的心,與不同方面交流合作。聖與俗是有互相交流合作的空間,甚至是需要。」 他感謝行程中各方面的款待,又期望日後再次探訪上海教區時可以拜訪不同的教會人士和團體。 周樞機期望未來有更多交流與合作, 「教會是對話與共融的橋樑。願這次相遇的旅程激勵我們懷著信仰與希望同行,在普世教會內建立更緊密的聯繫。」 夏主教則表示,上海和香港有相似之處,都是大都會,重經濟;同樣面對著如何在城市中福傳,如何開展牧民工作,包括牧養不同語言的教友團體,期望往後有更多交流。「很高興見到沈斌主教著重培育,這方面或許也可多交流。」他說。 同行夥伴 共議同行/同道偕行 蔡惠民副主教在看到上海經濟科技發展的同時,也看到教會在努力成長,而在某些方面也做得很好。「此行讓我再次肯定,內地教會是我們同行的夥伴。這些年來,內地社會發展迅速,為我們的挑戰是,不要再以教條式或判批式的態度去面對事情,而是由自己做起,透過生活和態度,讓人看到基督徒生活的不同,大家面向社會時要做好見證。」 教友總會會長覃志敏在訪問後抱有一個期盼,就是大家處事時要先了解,亦要爭取機會去多了解別人。「在過去教會內的經驗中,很多時也單靠去聽,但又有否參與?有否深入了解?」此行為她亦有可學習之處,例如是讓教友多認識堂區歷史,「今年是禧年,香港有不少朝聖點,其實大家要多認識自己的聖堂,否則這只是一個地方,卻不大認識當中的信仰涵意和歷史,其實這些都是要普及的。」 鄭德烈執事表示此行所見所聞很有得著,又欣賞上海教區期望來訪者多認識他們,用心招待,「其實我們也要有決心把信仰向外分享」。啟程前,他對到訪佘山抱有期望,最後雖有落差,但認為這可能是天主要他放眼去留意其他地方,例如是接待者熱誠的一面。 隨行的主教私人助理黃家俊很認同一位同行者的分享,就是欣賞不同持份者合力建設社會發展的同時,亦希望天主教會能在滋養人靈方面有所貢獻,並在建設社會時帶出正面的值價觀。 代表團亦探訪了松江清真寺、上海市基督教中國化實踐中心、佛教龍華寺和道教城隍廟。除了宗教團體外,接待方亦安排訪問團了解上海的經濟科技發展,如參觀長三角G60科創廊展館等;亦參觀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以及龍華烈士陵園等。(公) 圖:香港教區 01 到訪上海徐家滙聖依納爵主教座堂。左起:夏志誠輔理主教,沈斌主教,周守仁樞機,蔡惠民副主教,吳建林副主教。 02 在佘山聖母大殿,周守仁樞機(右)與沈斌主教一起領唸佘山聖母誦。 03 在佘山聖母大殿內奉獻彌撒 04 在佘山聖母大殿的彌撒中,鄭德烈執事(右一)分送聖體,右二為讀經的覃志敏姊妹。 05 參觀徐家滙主教座堂後離開 06 參觀佘山修院圖書館 07 唐鎮天主堂是上海教區禧年內的朝聖教堂之一 08 訪問佛教龍華寺 09 參觀松江清真寺 10 參觀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 11 行程最後一天,上海教區的神父和教友送別訪問團。
詳細內容
廣告